他的老师井上三綱创作了一幅六片屏风,名为“大观亭”(国立近代美术馆)。
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接触这部作品时的震撼。
我心里涌起一股感动,仿佛一段早已遗忘的记忆又被唤醒了。
这件平面作品是从他一生的作品《牛群》中提取出来的各种形态的拼贴画,但它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青铜器,并传达出一定的共鸣。
人们意识到一幅画能达到多远。
贤光法师的《徒然草》中写道:“一般来说,钟声应该是黄钟的音调。这是无常之音,是祇园精舍无住寺的声音。”
母亲用低沉的声音唱歌哄婴儿入睡的音调被称为“黄铃音调”。
本来它是雅乐的六种音调之一,而说到颜色,它是亚洲人种的肤色,一种我们已经习惯了甚至忘记了的颜色。
婴儿时期听过的摇篮曲也深深地埋藏在我的记忆中。
这是光纲生前告诉我的故事。
晚钟的声音,就像母亲的催眠曲,想起那声音,我便沉浸在那久远岁月的余音之中。
松原 賢